- · 《政治与法律》刊物宗旨[08/31]
- · 《政治与法律》征稿要求[08/31]
- · 《政治与法律》投稿方式[08/31]
- · 《政治与法律》数据库收[08/31]
- · 《政治与法律》栏目设置[08/31]
政策和法律区别(政治论文的格式)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一、隐性纳税——自己交了税,但是感受不明显 所谓的“隐性纳税”,是税款的名义纳税人和实际负担人不是同一个人,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增值税。增值
所谓的“隐性纳税”,是税款的名义纳税人和实际负担人不是同一个人,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增值税。增值税可以说在日常的经济交易行为中是无处不在的,增值税的最终承担者是最终的消费者,但是消费者本人缴纳了增值税却往往没有切身感受。这就是所谓的“隐性纳税”。
从会计账务角度和增值税发票上可以很清晰的体现出来。
例如,某超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,张三到超市购买了一台电饭煲,价值900元。张三本人支付的900元,实质上是包含了价款796.46元和增值税税款103.54元。这在超市开具的增值税发票上是非常清楚的展示出来的,但是消费者往往并没有注意到自己实际上交了税。超市对该笔交易的账务处理如下:
借:银行存款 900元 贷:主营业务收入 796.46元 应交税费-应交增值税(销项税额)103.54元注意,应交税费的科目表达的意思就是,这笔钱是超市的负债,欠谁的钱呢?——欠国家的钱,而这笔钱是消费者张三掏出来的。所以,增值税由超市缴纳,但是实际上由消费者张三承担,超市的职责是代收代缴。
作为普通个人,以个人的税收收入购买货物或服务,实际上都是缴纳了增值税的,只不过个人感觉不明显而已。当然了,免税的货物劳务除外。
二、显性纳税——个人纳税时,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承担了税款除开隐性的纳税之外,还有显性的纳税情形,也非常普遍。最典型的例子包括购买新车缴纳的车辆购置税、购买不动产缴纳的契税等。这种情况下,一般名义上的纳税人和实际的税款承担者是同一个主体。
例如,李某购买了一辆新车,价款合计是50万元。根据《车辆购置税法》的规定,在购买新车,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开具之日起的60天内,应当缴纳车辆购置税,税率10%。当李某是专门缴纳车购税的时候,会取得一张车购税完税证明。这就是非常明显的纳税行为了。这两50万元的新车需要缴纳多少车购税呢?
首先计算不含税售价为50/(1+13%)=44.25万元,然后乘税率10%,应缴纳车辆购置税4.43万元。
税收无处不在——消费者是各类税收的最终承担者目前我国现存的税种有18个之多,直接面向个人征收的税种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、契税、车辆购置税、消费税、房产税、车船税、印花税等;而资源税、增值税、关税等税种虽然不是直接面向个人征收,但实际上都分摊到了最终消费者的头上。
例如一台进口的丰田埃尔法,车商的报价除了利润之外,很大一部分就是税收,包括进口环节的关税、消费税、增值税等,基本上占到总价的40%以上。另外,在新车登记上牌环节缴纳的车购税,使用环节缴纳的车船税,都是由车主承担的。
所以,“税收和死亡是人生无法避免的两件大事”这句话一点没错。我们都是光荣的纳税人。
公具体要考些什么科目?
一、从概念来说
我国的公根据用人机关的性质和考试组织层次,分为国家公和地方公。国家公由国家公务员局负责组织。地方公通常由省级公务员局统筹组织,必要时下放给地级市一级组织。
实际上,大部分省份都采取省、市、县、乡四级联考的,统一进行省公,而广东省则在统一组织广东省公的同时,允许深圳和广州两个地级市单独组织公。
国家公和地方公之间不存在什么从属关系,考生根据自己要报考的机关部门选择要参加的考试,也可同时报考,相互之间不受影响。
如:报考者可以报考国家公,也可以报考江苏省公,两者不,如果不受户籍限制的话,还可以报考其他省市的公务员,比如河北的考生可以报考浙江省公务员。
二、从招考范围来说地方省(市)公一般要求具有本地户籍,主要面向当地居民进行招考,但对特殊群体则不要求具有本省户籍,对此,各省通行做法一般为:本省生源的大学毕业生可以报考,在当地就读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可以报考,无当地户籍但属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层次者可以报考。
注意,各省的具体政策还是会有所不同,比如个别省份的少数职位更为具体的要求具有某市(县)当地户籍,因此本文的介绍仅供参考,详细情况需要查看各省的具体招考公告和职位表,若有疑问应咨询当地公务员局以及招考用人单位。
而国家公面向全国招考,全国各地区符合条件的考生均可报名参加考试,除少数特殊职位外,一般没有户籍限制。
老仙的回答:
因为由中央地方构成,国考是中央招聘,省考是地方招聘,打个不恰当的比方,国考是阿里巴巴集团,省考是淘宝或者支付宝公司
文章来源:《政治与法律》 网址: http://www.zzyflzz.cn/zonghexinwen/2022/1222/1961.html
上一篇:政治与法律教育期刊(政治与法律教育期刊官网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