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图像何以生产“政治” ——探究朗西埃的政治(5)

来源:政治与法律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0-10-19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三、图像的政治意义:歧义与共识的轮转悖论 可感性的分配(partage du sensible)占据了朗西埃美学思想体系中皇冠的地位:“我所说的‘感性的分配’指的

三、图像的政治意义:歧义与共识的轮转悖论

可感性的分配(partage du sensible)占据了朗西埃美学思想体系中皇冠的地位:“我所说的‘感性的分配’指的是一种隐含的规则,它通过定义知觉模式确定参与形式,而这一感知模式就内嵌于参与的形式之中。对感性的划分就是对世界(de monde)和人(du monde)进行划分,也就是建基于其上的共同体法则(nomoi)的分配本身(nemein)”[8]36。感性是一个美学概念,但是在这里,它被挪用到处理包括政治在内全部人存于世的价值感知体系中,它决定了个人的观看、言说、思考和行动的全部方式。

因此,当一种感知模式预先规定了可见与不可见的客体、能见与不能的主体,形成的就是“治安”(police)安排下的图像,治安兼具前两种体制的特征,它的根本特点在于没有空白,社会上的所有群体都按照既定方式来行动与生存,职业、功能、地位都是严丝合缝地完全匹配的,它塑造了一个全部填充的假象,将一部分人不为人知地压抑到不被看见的空间中,例如古希腊的奴隶,他们的声音被当作无意义的动物叫声,他们永远不会出现在城邦的图景之中。如果说“治安”维持的是稳定而和谐的图像,那么还有一种感知模式则试图干预现有的可见性秩序,在现有图像中补充一些原本不被社会看到的人与物,那就是“政治”(la politique), 它要让并不存在的“无分者”(n’avaient part à rien)介入其中,影响全部人的感知体系,“使不可见的变成可见;使那些仅仅被认为是纯粹声响的声音被聆听为话语,那些曾经被当做愉快和痛苦表达的声音共享善与恶的感觉”[8]38。

对朗西埃来说,“一门艺术从来都不是一门简单的艺术,同时也是对世界的一个建议。其形式的进程通常会成为乌托邦的剩余物,瞄准的不仅是观众的快感和集体感性经验形式的重新分配”[9],因为坚信在审美革命之后,社会革命必然会到来,朗西埃用审美感性学来言说政治,用美学平等打开通往政治平等的道路。

因此,图像作为一个被反复讨论的话题,在朗西埃这里呈现出特别的色彩,那就是图像彰显出平等、民主、自由、解放的政治价值。电影之所以比绘画更符合艺术的审美体制,是因为,当作家在画布上进行构图的时候,他的心中已经确定了什么东西可以被看到、什么东西值得重点刻画,但是电影则不同,导演无法垄断图像的全部意义,哪怕电影存在取景选择和后期剪辑,但是依然不能消除不确定性,因为当镜头一打开,它就开始超脱导演意志进行记录,异质性的元素具有极大的不可控性,他们可以随时跃入图像中,阻碍已有的对可见物的布局。在镜头前后,实际存在两个主体,他们都有自身的意志,在两者的冲突中,电影这种图像艺术包容最多的不可见者。在朗西埃看来,电影的图像首先是一种直接印刷的圣像符号(icone),在其中呈现的是感性世界的轮廓,它见证了事物的诞生,但同时,它也把所有其他事物引向无限的信息符号(signe),它废黜摄影机中心性的目光,让事物之间可以进行自由的交流。朗西埃曾多次表达过对葡萄牙导演佩德罗·科斯塔(Pedro Costa)的欣赏,在他所拍摄的电影《旺妲的房间》(No Quarto da Vanda)中,“让移民和民工演自己的生活,使他们也在自己的世界里成为艺术家。他不是向我们解释移民和民工的生活,而是在镜头下让他们运用与导演平等、也被观众共享的能力,去讲述自己的故事”[2]78。电影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在艺术世界中的平等,朗西埃相信这种平等也会延续到社会中,实现全体人民的平等。

电影确实具有创造新世界的能力,但是近年来电影呈现出的趋向,却让朗西埃有所不满。朗西埃认为图像具有两种方式:一种是辩证的方式,一种是象征的方式。在辩证的方式中,“图像等值于一种解开的力量,一种纯粹的形式和纯粹的感人法(psthos),去打破虚构动作的安排和故事的传统秩序”[4]46,通过让缝纫机和雨伞在解剖台上相遇,形成一次熟悉中带有新奇的撞击,凸显异质的秩序,打开一个为人们所忽略的世界。而象征的方式致力于勾连异质物之间的关系,“在陌生的成分之间,它确实会致力于建立一种亲密性,一种偶然的类比,证明一种更为基本的共同归属关系,证明一个共同的世界”[4]77。举个例子,同样是将越南人的恐惧与美国人的幸福这两种画面并置于同一幕中,在早期的这种电影处理中,偏移和异轨能够给人足够的震惊,让人反思战争的残酷与苦难,在矛盾中凸显辩证张力。但是近些年来,这种恐惧和幸福的共存不再让人觉得难以忍受,因为这种并列的多次出现,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图式,观众与艺术家之间达成了共识,也就是感知模式与意义机制之间形成了稳定的关系,它消磨了人们第一次看到时候的震惊。

文章来源:《政治与法律》 网址: http://www.zzyflzz.cn/qikandaodu/2020/1019/436.html



上一篇:让法律对话自由
下一篇: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政治教学中的助力作用分析

政治与法律投稿 | 政治与法律编辑部| 政治与法律版面费 | 政治与法律论文发表 | 政治与法律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政治与法律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